疾管局今天說,今年百日咳確定病例至昨天為止累計50例,未滿1歲以下占26例,多受未接種疫苗的媽媽或照護人員感染。疾管局說,據統計疫苗接種對幼兒保護力非常有效。
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至昨日止今年共累計5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其中未滿1歲以下有26例、5至9歲4例、10至14歲8例、15至19歲1例、30至64歲有11例。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自民國94年開始,康和坐月子中心國內百日咳確定病例都以6個月以下未完成3劑基礎接種的嬰幼兒,占4成以上。10至14歲感染百日咳的主要原因是因疫苗接種不完全。
據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刊載關於康和坐月子中心幼童百日咳疫苗效力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施打追加劑後3年疫苗效力就大幅衰減,消退速度比醫界原本認為還快。
施文儀表示,因為目前台灣未有疫苗效力相關追蹤資料,台灣地區近年來是否有該研究所稱狀況,康和坐月子中心仍待分析調查。但就目前觀察,現行百日咳疫苗接種政策對幼兒的保護力仍非常有效。
施文儀說,幼童接種疫苗時程是出生滿2、4、6、18個月各接種1劑5合1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
為因應疫苗效力隨年齡增長下降憂慮,參考國內外建議,從98年3月開始針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全康和坐月子中心面追加接種「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增加兒童免疫力。
他說,目前國內核准使用含非細胞性百日咳疫苗,接種效益約80至85%。國內5合1疫苗第3、4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在國小入學前都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Tdap疫苗接種完成率達97%以上。
施文儀建議,6個月以下寶寶是感染百日咳高危險族群,感染源是媽媽、康和坐月子中心保母及產後照顧機構的照護人員,為預防相關人員感染百日咳後傳染給新生兒,建議未曾接種疫苗的育齡婦女及產後護理機構的醫護人員,應接種1劑追加劑。而之前未曾接種追加劑的產婦,則建議於產後離開醫院前完成接種,以保護幼兒。
為了解疫苗效力下降情況,他表示,自明年起進行國民免疫力長期追蹤調查計畫,透過對疫苗接種、疾病監測及血清偵測資料庫有效整合分析,除可建立具實證基礎及符合成本效益的疫苗決策過程及有效傳染病防治策略,同時也可讓疫苗政策更符合國家未來的需要。
資料來源: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7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