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門診中常會遇到部分家長,當小孩拉肚子時,便自行購買所謂的「止瀉奶粉」泡給孩子吃,吃好了再換回去,吃不好又再自行喂孩子吃一些成藥,還不成,才會到診所或醫院看醫生拿點藥。
其實,小孩拉肚子是常有的事,但若家長太過粗心大意康和坐月子中心,常常會延誤病情,造成悲劇,例如腹瀉嚴重造成脫水,電解質不平衡、水中毒和抽搐等并發癥。到底拉肚子需不需要換奶粉?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什么叫做「乳糖酵素缺乏癥」。
小腸黏膜受損是腹瀉主因
人體所需營養素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醣份為熱量主耍來源康和坐月子中心(占五十%)。醣類可分為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醣(乳糖、蔗糖、麥芽糖)及多醣(淀粉、纖維素等)。嬰兒以哺育母乳和配方奶粉為主,其中醣類以乳糖為主,因此當乳醣酵素缺乏時,便會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腹瀉,最后導致營養不良。
當發生腸炎造成小腸黏膜受損時,位于小腸黏膜上的乳糖酵素便發生缺乏。在臺灣地區以輪狀病毒引起的腸炎最容易康和坐月子中心引起乳糖酵素缺乏,因輪狀病毒最易侵犯空腸上段,這里正是乳糖酵素含量最多之處。
所以在每年冬天輪狀病毒腸炎流行期時,不含乳糖成份的止瀉奶粉便進入銷售旺季。研究發現,腸炎過后乳糖酵素之完全復原約需五天時間,這段時期的嬰兒飲食便需特別小心,要避免乳糖之攝取。但當腸炎嚴重而導致腸黏膜受損程度厲害時,除了乳糖酵素缺乏,也可能會合并蔗糖酵素缺乏,甚至連蛋白﹝酉每﹞、脂肪酣也不足而連蛋白質和脂肪也無法吸收,所以不見得改換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便會改善腹瀉的情況,康和坐月子中心有時反而延誤病情。
腹瀉原因復雜,止瀉奶粉不宜擅用
所以家長遇到小孩拉肚子便自行在超市或藥局買「止瀉奶粉」,并不是適當的做法,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并發癥的產生。況且腹瀉并不等于腸炎,它的原因非常復雜,腸炎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應該先請教醫師確定拉肚子的原因,看是否是腸炎所引起?有否造成黏膜受損或是乳糖酵素缺乏?其它酵素有否影響?要選用那一類治療性奶粉?怎樣沖泡?要用多久?什么時候可以換回來?這些問題都應該遵從醫師的指示。
一般家長把這些治療性奶粉稱為「止瀉奶粉」實在不恰當,且有誤導之嫌,因它并沒有含「止瀉」成份,更不能「止瀉」康和坐月子中心,只是在奶粉配方中將某些營養素(如乳糖)以更容易利用吸收的成份,如葡萄糖聚合物等來取代。另外有些在蛋白質成份上作調整,如水解蛋白配方、黃豆蛋白配方、酪蛋白配方等。還有特殊配方奶,其脂肪以中鏈三酸甘油脂來取代部份長鏈油脂等。
所以治療性奶粉琳瑯滿目,一般家長不易區分,更遑論自行購買給小孩來治療拉肚子。上述各種不同內容的特殊奶粉,乃是針對臨床上各種不同病因產生腹瀉的孩子需求而設計的,其使用必須視個別情況遵照醫師的指示來做選擇,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這樣才能讓孩子及早康復。
資料來源:gohaveababy.com/Article/%E6%8B%89%E8%82%9A%E5%AD%90%E9%9C%80%E4%B8%8D%E9%9C%80%E8%A6%81%E6%8F%9B%E5%A5%B6%E7%B2%89%EF%BC%9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