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以后常見的并發癥是妊娠期貧血。妊娠期貧血是指孕婦色素少于100克/升、紅細胞少于3.51012/升、紅細胞壓積少于0.32而言。表現為皮膚粘膜蒼白、周身無力、頭暈眼花、心率加快、氣促等。
通常,妊娠期血容量可增加50%,但血細胞體積僅增加25%,這會造成生理性的血液稀釋,但未達到妊娠期貧血的標準,一般稱為生理性貧血。真正的妊娠期的貧血絕大多數則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因為孕前體內鐵儲備不足而引起的。妊娠期貧血對母兒雙方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由于貧血,紅細胞帶氧能力下降,康和坐月子使供氧不足,胎兒缺氧,宮內發育就不良。若血色素和紅細胞僅為常人的一半,可出現胎死宮內或死產或引起早產,甚而出現新生兒貧血;由于貧血,血的攜氧能力低,使孕婦心肌缺血缺氧而代償性心率加快,心臟排血量增加,使心臟負荷增加,嚴重者可導致心衰;貧血可致子宮缺血,易發生妊高癥;貧血會使產婦對分康和坐月子娩過程中的出血耐受能力降低,康和坐月子易發生失血性休克;由于貧血,孕婦身體抵抗力下降,可增加產褥感染的機會。由此可見,妊娠期貧血對孕婦和胎兒威脅甚大,需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妊娠期人體對鐵的需求量明顯增加,所以在孕期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香菇、海帶、芹菜、莧菜、菠菜、黑木耳和黃豆、豆制品等。康和坐月子食物中的鐵不會被機體完全吸收,像豆類、蔬菜、海帶等植物性食品中所含的屬于非血紅素鐵,機體的吸收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幾。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元素為血紅素鐵,吸收率是非血紅素鐵的5~ 10倍,所以要多補充動物蛋白。為了增加植物性鐵的吸收率,可以在烹調時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加一些檸檬汁,或與辣椒、黃瓜等蔬菜一起烹炒。植物性鐵與高蛋白質食物一起搭配也利于鐵的吸收。例如:拌豆腐時加一些炒熟的芝麻;將一些含鐵高的蔬菜加色拉醬制成蔬菜色拉。也就是說,為了提高鐵的吸收率要強調蛋白質、蔬菜、康和坐月子水果等多種物質的平衡。
咖啡和茶葉中含有鞣酸,它們會與鐵結合形成不溶性物質,影響鐵的吸收,所以用餐前后1小時最好不要喝咖啡和茶。
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的孕婦還應補充鐵劑,并同日寸給與維生素B、C,如嚴重貧血,血色素少于60克/升,可給予少量多次輸血。
資料來源:gohaveababy.com/Article/%E5%A6%8A%E5%A8%A0%E6%9C%9F%E8%B2%A7%E8%A1%80%E8%88%87%E8%A3%9C%E9%90%B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