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段低潮期,讓一路處於順境的曾雅妮,靜下來盤點高球生涯的成長軌跡。她說,「第一年走得很順,也飛得很快,好像是跳級的,心理狀態其實根本沒有準備好。」

拿下四大賽冠軍後,她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可以贏的」,在球場上不再是享受比賽,也不再將比賽視為學習機會,取而代之是「想贏」的念頭。期待在球場上揮桿的快樂,早在無形中轉化為拿冠軍的壓力。

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理事長蔡麗香觀察,「相較於其他選手,妮妮的企圖心非常強,」對於每一次推桿,拿捏距離、力道、節奏,曾雅妮在乎每一項技術細節,「因為都會影響比賽的成績。」

著名職業高爾夫巡迴賽教練,同時也是心理學博士的約瑟夫.高爾夫球帕蘭特在《心念賽局》一書中寫道,「如果一個人在球場上不知該如何用心,必然會被心理障礙絆倒......,上場的焦慮、情緒化的反應、還有分心都會影響球員的表現。」

高球場上高度競爭的環境裡,每一次揮桿就決定一次成敗,高爾夫球曾雅妮就卡在這個關卡。「我不喜歡沒拿滿分!」曾雅妮自忖好勝心超強,小時候在恩師高柏松教練的訓練下,每一顆球都有分數,養成追求突破的求好心態。

連平時的休閒活動網球,曾雅妮都要請專業教練指導,高爾夫球打撞球也想練到職業水準,更何況是在高爾夫球的國際舞台上。

當失敗不斷向曾雅妮襲擊,高爾夫球年紀輕輕的她除了大哭,高爾夫球卻手無縛雞之力。連續挫敗近兩個月後,曾雅妮鼓起勇氣找上心理教練:「他提醒我,只要想到成績就深呼吸,代表『我去面對這個挑戰』,而不是想到拿第一。」用心去思考「每顆球該如何打」,想好後決定、決定好再去執行,思考整場比賽下來有多少的球是這樣完成。

帶著這樣的心態重回球場,曾雅妮學會與拿滿分的壓力共處,專注在揮桿當下的每個念頭,「忘掉過去,往前看是唯一的方法!」從二十一歲的曾雅妮口中緩緩吐出的這幾個字,卻是用淚水醞釀出來、飽含生命力的灼灼光芒。
資料來源: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7451&newsid=2649693&next=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