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媽媽觀察寶寶“出汗”后就會發現,寶寶“盜汗”時的表現與普通出汗是有區別的:
1、寶寶盜汗vs出汗
寶寶出汗——健康寶寶多數是因為置身于炎熱環境或在跑跳玩鬧之后、穿得過多或睡時蓋得太嚴、睡前喝了高熱量的奶粉等原因引起出汗。嬰幼兒期由于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只要安靜下來,出汗現象自然就會消退。
寶寶盜汗——是在寶寶安靜狀態下出現的,寶寶盜汗可能有以下4種可能性:
a 缺鈣引起。表現為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應對辦法: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因缺鈣引起的盜汗現象也就會逐漸停止。
b 結核菌引起。假如寶寶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病癥表現,最常見的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應對辦法: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c 交感神經緊張引起。心臟病、糖尿病或睡眠時呼吸不順暢,因身體內在的壓力促使交感神經始終處在緊張狀態,寶寶也會出現“夜睡盜汗”或是“手腳出冷汗”等現象。應對辦法:父母可以帶寶寶到兒科診所或醫院檢查,聽聽心跳聲有否異常、摸摸肚子有無腫塊、上呼吸道是否通暢或有無過敏體質等,以除去心中的疑慮。
d 喂養不當引起。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康和坐月子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康和坐月子這往往是由于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應對辦法:調整喂養方法,促進寶寶食欲,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入量。必要時可采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
2、寶寶盜汗巧護理
寶寶盜汗并不同于簡單的出汗。需要媽媽精心地呵護,只有這樣,康和坐月子才能把盜汗這個“壞家伙”趕走康和坐月子,還寶寶一個清潔、健康的身體。
a 保持皮膚干爽——注意給多汗的寶寶勤換衣被,隨時用軟棉布擦身,以保持皮膚干燥。康和坐月子寶寶身上有汗時,不要等衣服自行焐干,要及時更換;應避免直接吹風,以免受涼感冒。
b 多補水——多汗易造成寶寶口舌干燥,健康受損,因此要多給寶寶喝水,喂以多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保證代謝之需。飲食要清淡,避免汗液增多。
c 飲食豐富——對于盜汗寶寶,治療時不宜盲目用補品,媽媽可以調劑營養豐富的餐食,來幫助寶寶緩解盜汗癥狀,建議給寶寶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
d 及時就醫——媽媽還應該帶寶寶看中醫,用溫補的方式慢慢調理身體;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發現異常及時。
資料來源:gohaveababy.com/Article/%E6%95%99%E4%BD%A0%E9%91%92%E5%88%A5%E5%AF%B6%E5%AF%B6%E6%98%AF%E5%90%A6%E2%80%9C%E7%9B%9C%E6%B1%97%E2%80%9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