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臺灣青年朋友參加夏令營我感到很幸運,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型的活動。我和另一個同事被分到二團採訪。第一天他們剛到北京,全國台聯這邊以及給他們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準備好了,舒適的住處和美味的佳餚。在當天晚上7點鐘,全國台聯還舉辦了晚會,北京幾所高校的大學生還準備了精彩的歌舞表演。演出很精彩,臺灣同學們看的也十分入神,掌聲不斷。
第2天一大早我和同事就到了出發地點,2團的副團長人很好,知道我們這次是有任務在身,特意給我們挑了人多的車。這是和他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臺灣朋友第一次親密接觸。導遊讓我們每個人都上前去作自我介紹,開始時還真有點緊張,都不知道和他們說什麼好了。
第一站去的天安門,可能是以為跟住的賓館很近的原因,車上很少有人說話,我也沒搭腔,車子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在導遊的帶領下,營員們紛紛下了車。當他們看到如此雄偉而廣袤的天安門廣場時,一個個都感覺很震撼,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掏出自己的相機照留影。那天,去天安門參觀的人很多,導遊去買票了,大家原地活動,正好給了大家一個拍照的時間,大家私下底裏好不一個「樂」字。而帶著採訪任務的我們,這下也可有機會和他們直接交談的機會了。
年輕人的話題
但如何談,從什麼地方談起,冬令營一時成了我的問題。好在大家都是年輕人,年輕就有了共通的地方。於是,我開始就和他們拉家常,向他們介紹北京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氣,談我們青年人之間的事。很快,我的熱情也感染了臺灣同學,他們也很快熱情開朗起來,並不時地給我們講述臺灣與北京的不同之處。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聊天,聊的很愉快。在參觀天安門與故宮的過程中,他們向我介紹很多臺灣同學自己的很多事情。
於是,我知道了他們大多都是在校大學生,80後較多,也有一些是90後剛畢業的高中生,年齡都差不多,也沒有什麼代溝;知道了臺灣和北京的生活方式差不多的現狀,臺灣年輕人很少有人用QQ聊天,他們用的是MSN,我說,大陸也有很多人在用。
那天的天氣算是好的,陰天不是很曬。故宮太大了,參觀下來很多同學累得已是筋疲力盡了。吃完午飯後,我們去的是首都博物館,那裏還是比較輕鬆的。晚飯後,去了劇場看功夫傳奇,表演很精彩。
台灣同學的愛心
第3天,去的是我最想去的承德避暑山莊,開車要3個多小時,冬令營因為太遠,早上起得比較早,很多同學一上車都睏得不行睡著了,待一覺醒來時,避暑山莊已在眼前。
一踏進避暑山莊,就有股涼氣撲面而來,確實是名不虛傳的避暑勝地。冬令營臺灣同學都很認真的聽當地導遊介紹避暑山莊的歷史,以及保存到現在的很多動人的故事。有些同學還很認真地做了筆記,詢問導遊一些他們不懂的問題。
從山莊出來,又去了小布達拉宮,和西藏的一摸一樣。在爬上冬令營「布達拉宮」第一層的時候,我發現有幾個臺灣同學正在向募捐箱裏捐錢,他們顯得很有愛心。看到這一幕,我也不由自主的地掏出包裏的零錢投進了募捐箱。這時,有幾個臺灣同學很熱情地主動過來和我們聊天。他們都很幽默,給好幾個同學都起了外號,有一個看上去年紀很大卻不是很大的同學,大家都親切的叫他「老師」,還有「安安」、「小花」、「搖搖」、「爸爸」等外號。我們團裏的志願者都是清華的學生,和他們玩的都很開心,回去的路上,志願者還給大家唱歌,氣氛很熱鬧。
遊戲交流不分彼此
第4天,是各高校交流活動。那天交流會現場,有一位清華的老教授,給大家講述清華大學的歷史,老教授很有感染力,把同學的積極性都調動出來了,同學們很認真地聽。結束後,由志願者帶大家參觀校園。下午吃完午飯後,志願者帶著大家去教室做互動遊戲,一個車在一教室裏。
我在的教室一開始,取號分組,分成4組,再取每組口號。有叫第壹的冬令營應該是嚮往第一名吧;有取其英文名字的;最有趣的是一組叫七龍豬;最有意義的是3組,口號叫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因為他們說來北京後走到哪裡都會買王老吉,而且價格都不一樣,都很喜歡喝王老吉。接下來是猜字遊戲,猜北京方言的意思,臺灣的流行語的意思,很熱鬧。我也從中看到了臺灣與大陸的文化都是想通的。有的教室還在演話劇,有的教室在講地名也很有趣。大家玩得很開心,已經分不清哪個同學是大陸的、哪個是臺灣的了。活動結束後,志願者帶著他們去護國寺吃北京小吃、逛什刹海。
難忘與不捨的旅程
最後一天,去的居庸關長城和鳥巢,早上出發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都穿著拖鞋出門,還有一位穿的是賓館的拖鞋,問後,才知道昨天出去玩的時候鞋被雨淋濕了。
出發時再次下起了朦朧的小雨,不過在雨中的居庸關長城依然很壯觀,還增添了一些朦朧的美。剛到長城,我發現有兩位同學不舒服,臺灣的工作人員主動留下來照顧他們了。雖然下著雨,臺灣的同學們精神頭還挺旺盛,有很多都爬到很高處。回到車上後,我看到,夏潮聯合會隨隊秘書嘉琪正在給那兩位女同學刮痧,原來臺灣人也經常刮痧,也有很多人選擇中醫看病,有幾位同學還問我,西瓜霜是治什麼的,還有藿香正氣哪裡有賣的,他們沒用過,但在臺灣聽說過,很管用。
鳥巢是最後參觀的。今天是最後一天了,他們晚上9點的火車,要去下一個目的地江蘇省,最後晚餐。其間,我和我的同事請臺灣的朋友,每人寫上一句對北京的印象。哈哈,內容真是千奇百怪,寫什麼的都有,很有趣,記得有一位同學寫道,「來到北京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還有為北京加油的,下次還會來。
這幾天來和他們在一起都有感情了。我和我的同事把我們前一天買的吃的,都留給了他們,讓他們在火車上吃。我們很多人都留了聯繫方式。我還在一個臺灣朋友那裏換到了一套台幣,留存。走的時候清華志願者還送給他們一幅自己寫的字畫。
這是一次難忘的旅行。相信臺灣朋友通過此行能夠進一步瞭解大陸,瞭解祖國的美好。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9/131/2f7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