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聽障奧運共頒出超過一百七十面金牌,但第一塊金磚,卻在大會開幕晚會一萬七千只福袋中露臉,出盡鋒頭的是來自台灣的小小鳳梨酥。
翻開二○○九台北聽障奧運的贊助商名單,與星巴克、台啤等齊名的,竟有一家店面不過二十坪的小麵包店|佳德糕餅鋪,賽事期間,佳德負責提供五萬顆鳳梨酥,就靠著這不過半個香菸盒大小的糕點,佳德的年營收,從四年前不到千萬元,今年已衝破一億元,成長逾十倍。
靠鳳梨酥大翻身的,還不只佳德一家,福利麵包與世運食品同樣躋身億元麵包店之列。根據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估算,從三年前舉辦第一屆「台北鳳梨酥文化節」迄今,國內鳳梨酥年產值已從七十億元,今年將成長至破兩百億元;今年八月Visa國際組織公布的旅遊偏好調查報告也顯示,鳳梨酥以近七成票數擊敗其他台灣名產,榮登陸客「必買」名產之冠。
一手導演鳳梨酥翻身戲碼的靈魂人物,首推北市糕餅公會名譽理事長廖本蒼。四年前,廖本蒼有感於台北始終沒有代表城市文化的伴手禮,加上受到前一年「台北牛肉麵節」造勢成功的刺激,於是他號召公會理監事,著手構思一份能代表台北的伴手禮。
三大優勢:中西合璧,通路廣又便宜 但,選什麼最能代表台北的特色呢?
一開始,鳳梨酥並不被祝福,一來實在太過平凡,辨識度不高;二來,多數人都認為鳳梨酥是台中名產,並非出身台北。於是,有人提議選紅龜粿傳統漢點,或將陽明山山藥、文山包種茶等入餡做餅,甚至設計以台大校園杜鵑花為圖像的點心……。但這些做成伴手禮,不是原料有產季限制,就是店家必須購置新設備,且國外觀光客未必喜歡。
廖本蒼說,最終鳳梨酥會在眾多的候選伴手點心出線,主要是具備國際觀、基本盤與親和力三大優勢。
「國際觀」,是指鳳梨酥的餡料雖屬在地食材,但外皮採用西式點心的酥餅皮,中外觀光客都能接受,且因含水量低,即使無其他添加物也能長時間保存;「基本盤」,則是指台北市九成九的麵包店,都有販售鳳梨酥,觀光客毋須到特定通路購買;另外,伴手禮畢竟是觀光客買回家送人,價格要有絕對的「親和力」,鳳梨酥同樣具備這項條件。
不求標新立異,並讓各家麵包店都有機會參與,是鳳梨酥踏上翻身之路的第一步。接著,公會強制要求,鳳梨酥的口味配方與外觀須相近,就算是不同店家賣出的產品,也要讓觀光客嘗到同樣美味,才能建立口碑,因此,公會理監事們認為有必要訂定一套「鳳梨酥大憲章」,「避免因缺乏規範,出現如揚州炒飯莫衷一是的面貌。」本屆北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尹玉仙說。
資料來源:blog.eslite.com/ntu/archives/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