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到產婦機體和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時期,康和產後護理之家一般需要6-8周。醫學上將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或產後期,民間俗稱坐月子。

那為什麼產婦一定要坐月子呢?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基會統計,我國產婦餵母乳比例,居世界倒數第一位康和產後護理之家。而且很多年輕媽媽,在餵食兩星期母乳後,就因感冒、拉肚子等小理由,在私人婦產科的「密護」指導下,放棄了母乳。

事實上,一般產婦都應該有能力餵母乳,禁忌非常少。普通感冒並不會從乳汁傳染給嬰兒,而是經由空氣及雙手,所以媽媽只要多洗手,並在接近嬰兒時儘量戴口罩即可,沒有必要為此而停止餵母乳。產婦腹瀉也一樣,康和產後護理之家腸炎的細菌或病毒並不會經由乳汁傳染,該注意的足雙手及各種用具的汙染。下面舉幾個比較實用的常識,供有心餵母乳的產婦參考: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拿大卑詩大學的研究發現康和產後護理之家,8個月大的嬰兒就懂得分辨善惡,康和產後護理之家顯示正義感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康和產後護理之家媒體報導,加拿大卑詩大學研究團隊,康和產後護理之家安排100名8個月大的嬰兒,讓他們看一段短片,內容是一個「壞人布偶」搶別人的玩具,接 ?讓他們看這個「壞人布偶」被其他布偶懲罰。然後再讓這些嬰兒自己挑選喜歡的布偶康和產後護理之家。結果發現,大多數嬰兒都不會去選搶別人玩具的「壞人布偶」,而是挑選那些「懲罰壞人的布偶」,研究人員說,這項實驗顯示,人類從嬰兒時期就已經樂見壞人被制裁。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5%8A%A0%E7%A0%94%E7%A9%B6%E6%8C%87%E5%AC%B0%E5%85%928%E5%80%8B%E6%9C%88%E5%A4%A7%E5%B7%B2%E6%87%82%E8%BE%A8%E5%96%84%E6%83%A1-025257730.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的身心發育越來越受到父母重視。康和坐月子為了善用嬰兒不怕水的天性,英國許多父母將出生僅六星期的小孩送去學游泳,希望趁此一黃金時期,刺激嬰兒腦部、心肺與肌力發育。 現年五十一歲的游泳專家菲爾開設一家「倫敦嬰兒游泳俱樂部」(London Baby Swim),六周大的寶寶就可以報名。菲爾說,游泳可提供多重刺激,活絡大腦功能康和坐月子,進而提高學習力。不論是體力、智力、語言表達、情緒抒發乃至社交能力,康和坐月子全都可獲得改善。 看著嬰幼兒在水裡康和坐月子活動四肢的可愛表情,讓許多父母陶醉。這個專為嬰兒設計的泳池水溫維持在攝氏三十三度,水深一.二公尺,一堂課最多容納八人,教導小小朋友轉彎、漂浮、潛水等技巧。康和坐月子 菲爾說,嬰兒天生就不怕水,因為他們一下水,咽喉的聲門就會反射性地自動關閉,以免水進入氣管而嗆到,這也是嬰兒經常會張開著嘴游泳的原因。 鑑於游泳可刺激小孩發育,五堂課一百一十四英鎊(約台幣五千七百元)的課程一推出便爆滿。業者為了安全起見,還使用特殊的紫外線燈進行殺菌,以免過多的氯造成嬰兒過敏反應。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5%AC%B0%E5%85%92%E5%AD%B8%E6%B8%B8%E6%B3%B3-%E5%88%A9%E7%99%BC%E8%82%B2-213000678.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康和坐月子中心,科學家發現,曾懷孕4次以上的婦女康和坐月子中心,和從未生過小孩的人相比,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可能較低。 該研究調查美國南加州近1300名停經後婦女發現,康和坐月子中心生小孩多寡的主要影響是中風的發生率,擁有大家庭的媽媽死於此病的機率減少一半。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人員指出,懷孕期的高荷爾蒙濃度,或許對血管有長久的助益。 康和坐月子中心研究人員補充表示,生愈多小孩的婦女,年老時也因而能從大家庭中獲得更多社會支持。 研究報告發表於「生殖力與不孕」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康和坐月子中心,主要作者賈可布斯(Marni Jacobs)表示,這項研究中的婦女,若懷孕超過4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7%94%9F4%E5%80%8B%E4%B8%8D%E5%A4%9A-%E5%B0%8D%E5%AA%BD%E5%AA%BD%E5%BF%83%E8%87%9F%E6%9C%89%E7%9B%8A-125212147.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拿大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跟寶寶使詐,康和產後護理之家第1次或許會成功,但故技重施的話,他們可不會再上當。 幼兒通常會觀察模仿聲音、臉部表情和動作,但蒙特婁康柯達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發現,若想戲弄他們,他們可不會繼續模仿下去。 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先前理論,即幼兒懂得區分模仿對象的可信度。研究報告刊於「幼兒行為暨發展」期刊康和產後護理之家(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康柯達大學心理康和產後護理之家系教授鮑林-杜波伊斯(Diane Poulin-Dubois)表示:「和年齡較大的孩子一樣,寶寶會記得這個人過去的紀錄,看他正確度多高,並利用這資訊做為他們接下來學習的指標。」 「具體來說,對不可靠的人,嬰兒選擇不跟他學習。」 為證明這點,研究人員先往容器內看,同時展現興奮表情,康和產後護理之家接著讓13到16個月大的寶寶自己去發掘容器中是否真有玩具或空無一物。相同實驗人員接下來不用手,康和產後護理之家而是用前額輕觸燈泡開關,希望這些寶寶也跟著做。 與不可信研究人員同組的嬰兒,僅34%會跟著照做;但和可信賴研究人員同組的幼兒,有高達61%會模仿相同動作。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9%A8%99%E5%AF%B6%E5%AF%B6-%E6%8B%9B%E5%BC%8F%E4%B8%8D%E5%8F%AF%E7%94%A8%E8%80%81-155646821.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拿大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跟寶寶使詐,第1次或許會成功,康和坐月子但故技重施的話,他們可不會再上當。 幼兒通常會觀察模仿聲音、臉部表情和動作,但蒙特婁康柯達大學康和坐月子(Concordia University)發現,若想戲弄他們,他們可不會繼續模仿下去。 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先前理論,即幼兒懂得區分模仿對象的可信度。研究報告刊於「幼兒行為暨發展」期刊康和坐月子(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康和坐月子康柯達大學心理系教授鮑林-杜波伊斯(DianePoulin-Dubois)表示:「和年齡較大的孩子一樣,寶寶會記得這個人過去的紀錄,看他正確度多高,並利用這資訊做為他們接下來學習的指標。」 「具體來說,對不可靠的人,嬰兒選擇不跟他學習。」 為證明這點,研究人員先往容器內看,同時展康和坐月子現興奮表情,接著讓13到16個月大的寶寶自己去發掘容器中是否真有玩具或空無一物。 相同實驗人員接下來不用手,而是用前額輕觸燈泡開關,希望這些寶寶也跟著做。 與不可信研究人員同組的嬰兒,僅34%會跟著照做;但和可信賴研究人員同組的幼兒,有高達61%會模仿相同動作。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5%AF%B6%E5%AF%B6%E5%BE%88%E5%A5%BD%E9%A8%99-%E7%A0%94%E7%A9%B6-%E4%B8%8D%E8%A6%8B%E5%BE%97-043505987.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需要充足的睡眠、營養及活動,才能一天比一天更加成長茁壯,而一天由24小時所構成,這24個小時又可以分成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及黑夜等不同時段;在不同的時間點,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樣,要怎樣度過一天才算是個健康好寶寶呢?請媽咪帶著家中寶寶跟我們認識一天的時間變化,並養成日出而作康和坐月子中心、日落而息的優良生活習慣吧! 一天當中,擁有許多不同變化的活動,才能滿足好奇心及求知欲旺盛的寶寶;雖然寶寶在早上的精神最好,可以用盡全力跑跑跳跳,但是中午還是必須吃飯休息,下午才有辦法繼續活動;到了夜晚,再與爸爸媽媽來場床邊故事的交流,精采的一天才算完整落幕! 早上7:00白晝開啟序幕 太陽公公出來了康和坐月子中心,該是起床的時候囉!千萬別賴床,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寶寶,一天也能過得比賴床寶寶更精采!如果還是有點睡眼惺忪,不妨跟爸比媽咪來段輕鬆簡單的早操,一邊放著音樂,一邊舞動手腳,也能快快打起精神! 早上8:00來頓豐盛早餐 跳完早操,也消耗了一些體力,肚子突然感覺有點餓,所以趕快跟爸比媽咪一起來場豐盛的早餐派對,滿滿補充早晨所需的精力吧!平時媽咪常幫我準備的早餐有吐司、粥、蛋餅或玉米片,今天不知道她要變出什麼?真令人期待!媽咪也別忘了,如果能再配上牛奶或新鮮果汁,就會為這頓早餐畫上更完美的句點了康和坐月子中心! 早上9:00奔出戶外玩樂瘋 吃完早餐後,寶寶的體力正在漸漸快速上升中!已經等不及要衝出去大玩特玩了!爸比媽咪可以帶著寶寶,和幾樣他常玩的玩具一起出門走走,或是到有公共玩具設施的公園玩樂,讓寶寶能盡情跑跳!讓全身的細胞都在此時活動起來,促進身體循環~ 早上11:00室內靜坐學美勞 在外頭活動了2個小時,就算寶寶還在興頭上,還是得請他到室內休息一下,避免體力消耗過多,而且快接近中午的時候,紫外線也會越來越強烈,並不適合在戶外進行劇烈的活動,康和坐月子中心以免體內水分蒸散過多,皮膚也有被曬傷的危機!這時,爸比媽咪不妨在室內帶領寶寶進行一些簡單的勞作、拼圖,藉機告訴他一些美勞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後還要教導寶寶必須歸位、收拾及清潔桌面等觀念,讓寶寶在靜態的領域中能夠發展興趣,也學到生活中的常規。 中午12:00肚裡饞蟲叫不停 早上在戶外盡情玩樂了2個小時,接著又聚精會神坐在位置上,跟爸比媽咪一起讀繪本,還動手做了一些勞作,相信不只是寶寶,大人的肚子也開始餓得咕嚕咕嚕叫了!看看時間,也到了該吃飯補充體力的時候,「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康和坐月子中心所以媽咪不妨大展手藝,為寶寶準備他愛吃的食物,記得不要添加過多調味料,食物的軟硬度也須適中,並注意食材是否會影響到寶寶的體質,才能吃得又飽又健康! 下午1:00中場休息稍補眠 用完午餐後,寶寶的小腦袋瓜也開始有點昏昏沉沉了,這時媽咪可以把故事光碟放進CD收錄音機裡,讓一段段有趣的童話故事及輕快童謠,陪伴寶寶入睡,或是一邊唸著繪本,一邊輕輕拍著寶寶的身體,讓寶寶更快進入夢鄉,補個好眠,為下午跟晚上的活動儲備足夠體力。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5%90%83%E9%A3%AF-%E6%B4%BB%E5%8B%95-%E7%9D%A1%E8%A6%BA-%E6%9C%89%E8%B6%A3%E7%9A%84-%E5%A4%A9%E6%80%8E%E9%BA%BC%E9%81%8E-173236965.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寶寶愈來愈大,開始認得媽媽的長相、聲音甚至氣味,有些比較怕生的寶寶,只要一下子看不到媽媽、換個比較不熟的人抱,就會馬上哇哇大哭。除了讓媽媽帶起來倍感壓力外,不禁擔心長大是否有其他影響,就讓幼教老師來告訴媽媽們,怕生的寶寶該怎麼教! 6個月大‧開始怕生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身體上的器官雖然健全,康和產後護理之家但都還沒有發育成熟,仔細觀察新生兒會發現,2至3個月的小寶寶視力和聽力都不是很好,要在很近的距離才能看到或聽到,要一直到5至6個月大時,寶寶才會開始辨認人、聲音和物品的不同,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資深教師楊慧美認為,6個月以前的寶寶,所呈現出來的情緒比較單純,大部分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像是肚子餓、尿布濕或者生病才會哭鬧,只要把生理的不適排除之後,這個時期的寶寶較好安撫,哭泣時也容易逗弄和轉移注意力。但是到了6個月之後,寶寶開始跟主要的照顧者建立親密關係和安全感,也開始理解何謂緊張和害怕的情緒康和產後護理之家,能夠辨認媽媽和陌生人的不同,因此,這時候可能開始有所謂「分離焦慮」的情形產生。 分離焦慮高峰期 楊慧美老師表示,所謂的分離焦慮,是指媽媽或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視線,寶寶就會有哭、鬧、情緒低落等負面情緒,表現出焦慮不安的反應,情況比較嚴重的寶寶,媽媽連洗澡都要洗「戰鬥澡」才行,否則寶寶就經常會哭得肝腸寸斷,讓人看了好心疼。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些反應出現呢?楊慧美老師表示,除了這時候寶寶已經能分辨陌生人之外,對於「消失」和「保留」的概念還似懂非懂,尤其是1至2歲的孩子,康和產後護理之家大多處於分離焦慮的高峰期,語言的理解能力還不強,對於抽象的觀念也不太能理解,以為看不到的東西就會消失,所以媽咪離開視線就是不要他、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對於每一次的分離,都會產生較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不過,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嚴重的分離焦慮,這跟寶寶本身的個性氣質有關,若孩子天生是容易緊張,或者較怕生、害羞、內向的個性,就會有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傾向,而這些怕生寶寶,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約略觀察出來,媽媽和主要照顧者就要儘量建立寶寶的安全感。至於孩子到了2歲以後,認知發展逐漸成熟,康和產後護理之家語言的理解程度也提升,開始知道「爸爸去上班,太陽下山就會回來」,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可以明白「回來、再出現」等概念,因此分離焦慮的情況大多會慢慢減輕。 從小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雖然分離焦慮與寶寶的認知發展有關,但其實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在和週遭的環境、人物建立熟悉感,楊慧美老師表示,在嬰兒時期,常常跟孩子說話、回應對孩子的哭鬧(不見得要抱,說話或拍撫都可),讓寶寶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受到注意的,當自己不安時有人會照顧他,就會有較足夠的安全感。 除了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外,即使孩子只有4、5個月大,還不會講話,也可以讓他多接觸不同的人群,像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熟悉的鄰居等,楊慧美老師說:「媽媽可以自己先和他人打招呼,再拉起寶寶的手向別人問好,無形中孩子對打康和產後護理之家招呼這件事就不那麼恐懼,也較能接受陌生人的靠近。」當然,最重要的是,媽媽從小要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 怕生寶寶長大會好轉嗎? 由於現在小家庭為多,有些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寶寶,是因為從小就較少接觸其他人,加上天性害羞內向,爸爸媽媽若不適時給予安全感,建立寶寶對雙親和他人的信任感,即使度過幼年時的分離焦慮時期,到了上學的團體生活時,孩子仍然不敢或不願意和別人互動,會影響長大後交友和人際關係,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覺得孩子不懂,長大就沒關係了,還是要耐著性子帶領寶寶跨出關鍵的那一步。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5%AA%BD%E5%92%AA-%E5%A6%B3%E5%9C%A8%E5%93%AA%E8%A3%A1-%E6%80%95%E7%94%9F%E5%AF%B6%E5%AF%B6%E6%80%8E%E9%BA%BC%E5%B8%B6-173218645.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從一開始只能發出單音的字,一直到說出完整的字詞,康和坐月子其中的學習過程如何?為什麼寶貝會突然說出從來沒教過他的句子或詞?在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期中,爸爸媽媽若配合生活經驗,並且多跟寶寶講話,能幫助寶貝把語言學好、增進日後表達和理解力。 語言是在社會中與他人溝通的方法,可以使用這些語詞來代表物體與行動,並且溝通個人的需求、感覺與想法,甚至影響孩子日後的思考邏輯,然而這麼精細的認知和發展學習,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夠學會,即使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不停的吸收環境中的訊息,因此爸爸媽媽和孩子說話時,其實他們的小腦袋都在不停學習喔! 嬰幼兒3歲以前的語言發展 小嬰兒在能夠順利使用語言之前,會透過發出各種聲音訊息,讓照顧者知道他的需求和感覺,最一開始就是哭叫,接下來可能會發出類似母音的單音,像是「達達」等聲音。至於6個月大之後,寶寶開始會重複比較複雜的音,例如「巴巴、那那、媽媽、鴨鴨」康和坐月子等,這時大人常會以為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其實,嬰兒對於自己發出的聲音,還不知道有任何意義。大約到了9個月至10個月大,他們開始模仿且記得一定數量的語音,也已經會把聽起來像是語言的音串聯在一起,只不過對成人來說,只知道寶寶會一個人喃喃自語,但還無法分辨孩子到底在說什麼。 2歲至2歲半‧語言爆炸期 通常在1歲之後,孩子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比如說指著皮球:「球球!」或是搖頭表示不要,有的孩子甚至能清楚的說出「不」這個字,雖然還不能說出清楚的句子,但是成人對他說話時,比較能夠理解意思,康和坐月子大部分孩子會搭配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想要喝奶,就會用手指著奶瓶叫媽媽。 臺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理事長劉百純老師表示,在寶寶2歲至2歲半時,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爆炸期」,一直以來寶寶就像海綿一樣吸收週遭的聲音和語言,但必須練習口腔的動作來發出正確的音,因此在2歲之後,口腔的發展已經漸漸成熟,會將之前所模仿、記憶和學習的語言,在這個時候表達出來,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這段期間可能突然會冒出整句話,甚至是從來沒有教過他的,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在寶寶還不會講話前,就要留意平常和寶寶說話的方式和口氣,因為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是很快的! 如何與學說話的寶寶互動 表達是人類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若在寶寶學說話的階段,多留意孩子這方面的發展,並且給予充分的誘導,對孩子學習語言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康和坐月子也不需要太過急躁,免得讓孩子倍感壓力。 多和孩子說話 聽覺是所有感官中最早發育的感官之一,寶寶從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就能透過聽覺聽到環境周圍的聲音,因此從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多跟他說話,比如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就可以跟他說:「你醒來了嗎?是不是肚子餓了要喝奶?媽媽來餵你喝囉!」嬰兒還小不會回答,康和坐月子但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製造機會跟寶寶說話,劉百純理事長表示:「媽媽在幫寶寶換尿布、餵奶的時候,都可以用話語敘述正在做的事,一方面提供寶寶語言學習的機會,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親子親密的溝通,看起來雖然有點像媽咪在自言自語,但其實寶貝正在進行接收性語言的學習。」正因為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聽得懂,因此當孩子稍微大一點,可能會到處爬,很多媽媽會用威脅的語氣,或負面的話語告誡孩子,例如:「就跟你說不可以這樣,再爬到門口就把你關起來!」「為什麼吃飯不坐好?媽咪最討厭你了!」對孩子來說,會把這些語言記起來,也許某天你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幼兒園用同樣的語氣教訓同學,所以劉百純理事長提醒家長,跟寶寶說話時,父母不要把憤怒的情緒或是負面否定的言辭參雜在話語中。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E7%88%B8%E6%AF%94%E5%AA%BD%E5%92%AA-%E8%A9%B2%E5%A6%82%E4%BD%95%E8%B7%9F%E5%AF%B6%E5%AF%B6%E8%AA%AA%E8%A9%B1-173218810.html

文章標籤

bye8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